值得(2 / 3)

    这个年代,能进厂当工人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,特别是农村户口,人家根本不招。

    宋主任的意思是,有她介绍,进去不成问题,当几年学徒说不准就能转正牵户口。

    转正牵户口,成为城里人,这简直就是致命的吸引力。

    但是孟书兰记得,上一世这个厂子很快放弃了传统的手绣,开始大力发展机绣,最后刺绣厂变成了毛巾厂。

    或许是上辈子在文化馆里工作过的原因吧,孟书兰还是希望姐姐跟母亲能走传统这条路子。

    虽然对于未来的发展她也就比别人看多了十几年,但她有预感,传承这种东西将会越来越受人重视,也会越来越珍贵。

    先前孟书兰害怕姐姐一口应下,就提前开口对宋主任说,她俩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,还是想陪在父母亲身边,摆两个小裁缝摊子,挣点小钱,继续学习绣艺,传承先辈留下的技法。

    是的,孟书兰并没有将制衣开厂那些事拿出来说。

    虽说现在到处都在说开放,但正式文件并没有下来,这些事情并不好提。

    她告诉宋主任,自家只是想开两个裁缝摊子,挂靠公社,赚点零花。

    她想贷款,主要是为了买两台缝纫机。

    现在一台缝纫机要一百多头,不是小数目,孟书兰想着贷个二百五的样子,把机器买上,布料子那些自家还存着一些钱,可以先做一批卖掉再去拿货,慢慢周转。

    老实说,二百五十块钱,自家想想办法,周围去借借,也能凑上。

    可这样免不了要去找大哥。

    孟书兰不想再去麻烦大哥了,而且找上宋主任她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有些东西你既然想发扬光大,不就不能藏着掖着,得展示出来,让人家知道。

    不然,真有啥难得的机会人家不知道你,也就轮不到你。

    孟常丽说:“亲姐妹,说这些干啥,你不让我去,肯定是为我好啊。

    当时我是挺激动的,可事后一想,又觉得这事没办法,地方那么远,我一个人去,你姐夫跟两个孩子没法跟着,留在这边也不是个事。”

    别看孟常丽大大咧咧的,骨子里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。

    两人说着话,邮局到了。

    孟书兰要去给哥哥打个电话。

    哥哥就在市军区,但是在城郊,离这儿并不近,孟书兰一会还要去逛书店,就不打算过去了,打个电话将家里的事情跟他说一说。

    钱,已经借上了。

    宋主任见他们借得不多,不用去银行了,她私人就可以借出来。

    但是有个条件,帕子要租给他们文化部,用着平时的学习跟展览。

    孟书兰知道,现在还没有什么学习跟展览,这是宋主任放不下,怕他们将东西卖掉了,以后找不着,想着保护起来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