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手心看书 仙侠 聊斋:书生当拔剑 第十六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

第十六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(2 / 3)

    上了公堂,程大钧自然是百般狡辩,推说不关他的事,说什么是阿狗为了讨好他,私下里自作主张云云。

    阿狗一听程大钧如此无情,一怒之下,当堂揭露程大钧犯下的种种恶行。

    再加上常富贵铁了心要整死这家伙,唤了不少鸣冤的百姓过堂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更是铁证如山,罪上加罪。

    最终,常富贵当堂宣判:因程大钧作恶累累,证据确凿,民怨滔天,判斩立决,并抄没其家产充公。

    正常情况下,判斩首之刑一般要上报,经上级核准后统一秋后处斩。

    但对于一些罪恶滔天的重犯或是江洋大盗之类,也可特事特办,先斩后奏。

    不过这样做要冒一定的风险,如若上级认为判的草率,甚至是有人翻了案,那作出判决的官员可就有麻烦了。

    常富贵之所以判的这么急,也是为了快刀斩乱麻。

    除了程大钧之外,乌有也被判定为江洋大盗,斩立决!

    至于阿狗与程小钧则宣判为从犯,发配边关充劳役。

    实际上,这类被发配的犯人很少有能够活着抵达边关的。

    就算硬撑着抵达了边关,也没多少人能撑的下去。

    而且,周羽心里很清楚,常富贵恐怕也不想让阿狗二人活太久,以免留下隐患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案一了结,便有一些亲友登门而来表达一番关切与问候。

    “二叔真的是福大命大……”

    “周兄,正所谓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。此等喜事,当一醉方休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老夫听闻怡春院新来了一个姑娘,才貌双全,会唱曲、善吹箫……”

    盛情难却,周羽便与一行人前去见识了一番。

    姑娘果然名不虚传,吹得一口好箫。

    临走前,周羽兴之所致,留下了一幅墨宝,乃是杜牧的一首诗:

    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,周羽度过了几天清闲的日子。

    白天给学生讲讲课,点评一下文章,晚上依然还是先进藏书阁看书,然后返回书房练习书法、画画。

    接下来练剑、打坐、睡觉。

    生活很有规律。

    这晚,周羽正坐在房间中调息打坐,房门突然轻响了两声。

    “谁?”

    “先生,是我,婴宁。”

    “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待到婴宁推门而进,周羽微笑着问道:“怎么了婴宁?有事吗?”

    “先生,小女……”婴宁咬着嘴唇,绞着手指,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。

    周羽跃下床来,上前轻轻拍了拍婴宁的肩:“傻丫头,有什么事不妨直说,别扭扭捏捏的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,小女昨夜梦见了养母,她哭的很伤心……”

    “哦?也对,你离开多天,你养母心里担忧也在常理之中。”

    婴宁点了点头,犹豫了一会,终于鼓足勇气道:“小女……小女想求先生一件事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Copyright © 2022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图